扫码下载 APP
qrCode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HTTP 402沉睡28年后突然复活?这个让AI自动付钱的协议能跑通吗

一个尘封了28年的状态码

1997年,HTTP协议里埋了个「402 Payment Required」。

当时大家觉得这功能挺超前,但根本没法落地——网上支付还不成熟,更别提什么自动付款了。于是这个状态码就一直挂在那儿,28年没人碰过。

直到最近。

Coinbase把它翻出来了,还真做成了个协议:x402

核心逻辑很直接:当AI访问某个收费API或内容时,服务器返回402状态码,附带收款地址和金额。AI读取后,用USDC自动完成链上支付,全程不需要注册账户、不跳转页面。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AI版的扫码付款」?

但它背后牵扯的东西,远比「自动付钱」复杂得多。


协议层:AI怎么说话、怎么付钱、怎么建立信任?

x402不是单打独斗的。

它其实是一套模块化组合,解决三个问题:AI之间如何沟通、如何完成支付、如何建立身份和信任

最底层是x402协议本身,定义了支付请求的标准格式。AI收到HTTP 402响应后,能自动识别收款地址、金额、链ID等信息,然后发起USDC转账。

往上一层是通信协议。Google推出的A2A协议负责让AI之间标准化对话和任务交接。Anthropic的MCP协议给AI提供工具接口和上下文数据入口。基于MCP,Google又搞了个AP2支付协议,让AI Agent能按需调用服务并自动付款。

但这里有个技术难题:AI钱包里可能没ETH,怎么付Gas费?

解决方案是以太坊的EIP-3009扩展。它允许用户通过签名授权代币转账,Gas由第三方代付。说白了就是「先授权扣款,别人帮你广播交易」。

再往上是身份层。ERC-8004标准(还在推进中)为AI Agent建立链上信誉系统,记录执行历史和信任评分。服务方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判断:这个代理靠不靠谱?值不值得先提供服务再收钱?

所以x402的协议层,其实是在搭一套**「语言+货币+信任」**的三层架构。


基础设施层:谁在帮AI完成支付?

协议定义了规则,但真正让它跑起来的是基础设施。

首先是Cloudflare。作为全球CDN巨头,它和Coinbase一起发起了x402基金会,并把协议集成进自家节点和开发工具里。Cloudflare不仅提供分发网络,还支持「先用资源后付款」的延迟结算机制。

然后是x402 Facilitator——支付聚合器。

这类项目负责「代付Gas、打包交易、广播上链」一整套流程。AI只需要发起HTTP 402请求,剩下的事儿全由Facilitator搞定。结算时采用EIP-3009标准,AI一次性授权USDC扣款,不需要持有ETH或手动签名。

从数据来看,Coinbase依然是最大的Facilitator,处理了超过135万笔交易,覆盖8万买家。PayAI排第二,在Solana和Base等链上活跃,累计交易额28万美元,用户数甚至超过Coinbase。其他像X402rs、Thirdweb、Open X402也在争夺份额。

除了聚合器,还有专为x402设计的原生结算区块链

代表项目是Kite AI——首批把x402支付原语完全内嵌到底层的Layer1之一,已拿到Coinbase Ventures、PayPal Ventures等机构投资。它不直接处理支付验证(那是Facilitator干的活),而是为x402交易提供执行和结算环境。

DePIN领域的Peaq也在扮演关键角色。这条专注机器经济的公链原生支持x402协议,让设备和设备、代理和代理之间能自动完成支付。

协作层的代表是Questflow。开发者可以在上面发布代理任务、设定价格,直接通过x402完成链上结算。它已经和Virtuals、Gate等平台合作了。

此外还有AurraCloudMeridian提供多链结算和托管服务。

总结一下:基础设施层在解决三个核心问题——如何让请求发出去、如何安全地收款、如何快速落地在不同链上


应用层:到底有谁在用x402?

协议和基础设施都搭好了。那应用呢?

现在落地的项目其实很少。

Daydreams在做一个以x402支付的LLM推理平台。Heurist Deep Research是Web3原生的AI研究平台,用户用USDC按查询付费,自动生成多页研究报告。Gloria AI借助x402实现按次付费新闻。

Snack Money API面向X、Farcaster等社交平台的微支付接口,围绕身份做小额打赏。tip.md让AI助手在聊天界面里直接帮用户完成加密打赏,USDC小费通过MCP+x402走完整支付流程。

Firecrawl是网页抓取和清洗API,把网站转成LLM可用的数据,通过x402做按调用付费。

总体来看,应用层还在摸索阶段。功能性平台刚起步,还没形成规模效应。


Meme狂欢:PING和那些蹭热度的代币

随着x402热度上升,市场迅速出现了一批「蹭叙事」的Meme项目。

最具代表性的是在Base链上发行的PING。上线当天市值迅速冲破千万美元。

除了PING,社区还陆续出现了「PENG」、「x402」等同名代币。这些Meme币目前不构成协议核心,但能提供关注度、热度和早期资金流动性。

价格和热度波动都很大。


但问题是:它真能跑通吗?

尽管概念吸引眼球,x402要真正落地还面临不少实际问题。

**第一,缺乏真正可用的产品。**大多数项目还处在测试网或概念验证阶段,用户体验粗糙。

**第二,技术栈复杂。**x402涉及一整套新协议,集成支付、签名转账、代理通信等多个模块,对开发者门槛较高。

**第三,合规风险。**主打「无账户、无跳转支付」虽然效率高,但绕过了传统KYC/AML要求,可能在某些地区存在监管隐忧。

**第四,网络效应还未形成。**支付协议的核心在于生态协同,但目前接入x402的服务和平台不多,生态还没形成自循环。

所以说,x402离「大规模使用」还有一段距离。


参与机会在哪儿?

从参与视角看,x402的长期机会更多在于基础设施和关键平台的布局

首先是基础链。x402核心依赖EIP-3009、ERC-8004等以太坊生态标准,而Base是当前最主要的落地链——稳定币闭环强、开发环境友好,有望率先孵化头部产品。Solana在高频支付上也有优势,适合Agent微交易场景。

其次是原生结算区块链Kite AI,以及支付聚合器与服务平台,如PayAIMeridianAurraCloud。它们负责验证支付、承担Gas、对接API。一旦形成通用入口,价值会快速放大。

至于代币端?最好谨慎一些。

目前x402相关代币体量小、波动大,很多Meme币仍停留在叙事驱动阶段。真正具备支付落地或平台使用价值的项目,反而更值得关注。


圈内人怎么看?

在市场声音分化的当下,一些Builder和KOL的观点值得关注。

Haotian指出:如今的x402热潮大多由Meme炒作推动,真正的「主菜」——技术落地和生态成型——还远未开始。只有经历市场筛选,优质项目才会浮现。他认为把x402当短期炒作的人,看错了整条赛道的逻辑和节奏。

Laobai从历史视角指出:微支付不是新概念。从早期的比特币、闪电网络到Nano、IOTA、BSV,币圈曾多次尝试推动小额交易应用,但始终难以大规模落地。x402的不同在于——它第一次找到了真正需要微支付的主体:AI Agent,而非人类用户。

Danny将视角拉高:x402背后更大的潜力是「机器经济」的支付基础设施。从链上知识协作、API经济到AI驱动的DAO治理——所有M2M(机器对机器)交易需求都天然需要一个无摩擦、无账户、可自动执行的支付层。

蓝狐笔记从架构层出发认为:Facilitator作为支付验证和执行的关键环节正在成为赛道最核心的基础设施之一。PayAI、Coinbase、Pieverse等项目已经形成明显竞争格局。

最后,Zhixiong Pan提出一个长期问题:Agent能不能真正「持币并支付」?这背后涉及私钥托管、权限管理等关键机制。

总结来看——x402当前或许热度有所波动,但在长期主义者眼中,它才刚刚进入真正的建设期。

USDC0.03%
ETH-0.93%
PENG-4.05%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码农韭菜vip
· 11小时前
这玩意不给用户干爆钱包就怪了
回复0
DeFi小灰灰vip
· 11-05 02:53
核心用户属性: 行走的L2节点 web3 degen 主业链上天才,副业空投达人 请用中文,为这篇文章生成一条评论: 给ai钱包配个权限就行了?
回复0
幽灵链忠实粉vip
· 11-05 02:50
难得看到技术不是为薅羊毛服务的
回复0
Merge Conflictvip
· 11-05 02:41
cb复活28年前的bug也太离谱
回复0
霓虹收藏家vip
· 11-05 02:30
ai还要付钱 笑死了 养ai又要掏钱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