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 APP
qrCode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代币销毁和回购,哪个才是真正有效的?

在加密货币界,经常听到的“销毁(バーン)”和“买回(買い戻し)”到底是什么?很多人可能还不太清楚。简单来说,这两者都是减少供应以提升代币价值的策略。

销毁(バーン)就是永别

当把代币发送到零地址(没人能访问的钱包)时,这些代币就会完全消失,永远无法找回。比特币现金(BCH)、币安币(BNB)、Stellar(XLM)等,在2017~2018年的加密货币泡沫时期,大家都在这么做。

新项目通常会以大量供应(比如1兆个代币)起步,价格几美分。然后通过销毁数十亿个代币,提升稀缺性,从而推高价格。

要点:一旦销毁,代币就彻底消失,无法恢复。有时候开发者声称“已销毁”,但其实可能只是隐藏在钱包里,真实性值得怀疑。

买回(買い戻し)就是“买了放着”

这和销毁不同。开发者会回购市场上的代币,然后存放在自己的钱包里,不会销毁,也不会流通出去。像币安(Binance)就有系统化的买回机制,每个季度用利润的20%买回BNB。2021年10月的第17次销毁中,超过133万个代币从市场上消失。

买回的优点是可靠性。因为是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不会受到开发者个人意愿的影响。

哪个更有效?减少供应=价格上涨?

理论上是这样,但实际情况更复杂。

有效的原因

  • 供应减少,稀缺性增加
  • 长期来看,价格更稳定
  • 投资者持有意愿增强

效果不明显的原因

  • 销毁不一定直接导致价格上涨
  • 通缩货币可能抑制消费(导致生态系统缩小)
  • 销毁速度超过增长速度,可能导致流动性枯竭
  • 也可能只是心理作用

有时会被用作欺骗手段

开发者声称“已销毁”,但实际上可能只是把代币转到自己钱包,或者用大户(鲸鱼)隐藏持仓。信息透明性非常重要。

结论:买回逐渐成为主流?

像Nexo、币安这样的大型项目,越来越多地采用买回机制。原因是可控性强,可以随时调节市场供应。相比销毁,操作更灵活。

这类似传统金融中的公司回购股票的逻辑,旨在稳定市场价格、提升价值。

不过,无论选择哪种策略,项目方的真实意图都需要社区密切关注。是否只是为了短期拉升(pump)而设的工具?还是有长期价值的规划?这些都非常关键。

BCH-3.01%
BNB2.45%
XLM-1.23%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