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 APP
qrCode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GateWeb3LaunchpadBOB上线 从“归零”警告到“王者”归来,FIL到底经历了什么?



讲个事儿,最近我楼下那个常年不开张的“未来世界体验馆”突然开始排大队了,据说老板把里面的VR眼镜全换成了最新款,还能闻到味道,引来一堆人办卡。

这场景让我想起了最近某些数字资产的狂欢,比如那个叫Filecoin的,前段时间还半死不活,突然就“拉风”起来了。

很多人冲过来问我,说教授你看,技术升级了,生态落地了,这下总该是价值发现了吧?


我每次听到“价值发现”这四个字,都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这就像体验馆老板跟你说,我们现在不仅能看,还能闻到未来了,所以我们的会员卡值这个价。

但本质上,你还是在那个小黑屋里戴着个眼镜,而你之所以愿意掏钱,不是因为你真的需要“闻”未来,而是因为你看到别人都在排队,你怕错过。

所以今天我们得做个“祛魅”。

我们要聊的不是某个代码的涨跌,而是财经世界里一个永恒的主题:故事,或者说,“叙事”。

在很多时候,尤其是在一个新东西刚出来、谁也看不懂的阶段,资产的价格,本质上是其“叙事”的价格。

你买的不是它的现在,甚至不是它的未来,你买的是一个让你热血沸腾的“可能性”。

我们先把这个叫FIL的东西当成一个样本来解剖。

它的核心叙事是什么?


“去中心化存储”,Web3时代的“数据地基”。

这个故事讲得非常宏大,意思是以后我们的数据不再存放在亚马逊、谷歌的服务器里,而是像撒胡椒面一样,分散在全球无数个小矿工的硬盘里,安全、抗审查、永不丢失。

听着是不是特别激动人心?

这简直就是数字世界的《独立宣言》。

但我们把这个宏大的叙-事,翻译成一个“草台班子”场景,你马上就懂了。

这事儿本质上相当于,咱们小区要建一个图书馆,但没有钱买地盖大楼,于是业委会振臂一呼:大家把书都别放自己家了,每家领几页,互相保管。

张三家存《战争与和平》的第一页,李四家存第二页,王五家存第三页......这样,理论上,只要小区里还有一个住户,这本书就“永不丢失”。

这就是“去中心化”。

听起来很美好,但实际操作起来呢?

你想看这本书的时候,得先去业委会(也就是网络)吼一嗓子,然后张三、李四、王五听到了,分别把他们家的那几页拿给你。


这个过程,要花时间,要花“跑腿费”(Gas费)。

万一张三搬家了、或者他家硬盘坏了呢?

虽然业委会说有备份机制,找了赵六也存了一份第一页,但这个沟通和调取成本,显然比直接去一个中央图书馆要高得多。

最近所谓的“技术升级”,比如FVM虚拟机,用这个草台班子图书馆来比喻,就相当于业委会宣布:“好消息!我们现在不仅可以存书了,大家还可以在书旁边搞读书会、卖咖啡、办签售会了!” 这当然是好事,让图书馆的功能变多了。

而所谓的Gas费“打骨折”,就相当于业委会说:“好消息!以后大家互相传书的跑腿费,打五折!” 这也很好,降低了运营成本。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改进,是让这个“小区互助图书馆”的体验,从“非常难用”变成了“比较难用”,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一件事——对于绝大多数需要高效、廉价、稳定读写数据的商业应用来说,直接去隔壁那个窗明几净、随用随取、价格便宜到发指的“市中心图书馆”(亚马逊AWS、阿里云)仍然是首选。

这里就要抛出一个冷知识炸弹了:在Web3的世界里,存储和读取数据的成本,尤其是高频读取,目前来看是一个天文数字。

去中心化存储最大的价值,在于“存储”,也就是“放着不动”。

它非常适合存储那些你希望它永远在那里,但最好永远别去动它的东西,比如某些法律存证、或者一些你希望“传世”的数字艺术品。

它是一种数字保险箱,而不是一个数字仓库。


你把传家宝放保险箱,但你不会把日常要用的锅碗瓢盆放保险箱。

理解了这一点,你再回头看市场的狂热,就会发现逻辑的错配。

市场在用“仓库”的逻辑,去炒作一个“保险箱”的价格。

机构冲进来了,散户FOMO了,大家都在讨论它的TVL(总锁仓价值)又涨了多少,生态应用又多了几个。

但这背后的人性逻辑其实很简单:故事又重新变得好听了。

在漫长的熊市里,大家听腻了“去中心化存储”这个老故事,现在,新的章节——“生态爆发”和“成本降低”被加了进来,就像给一部沉闷的老电影加了新的特效和配音,大家就又愿意买票进场了。

这在历史上反复上演。

19世纪的铁路泡沫,人们不是在投资运输效率,而是在投资“连接整个国家”的梦想。

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人们不是在投资公司的盈利能力,而是在投资“眼球”,也就是网站的点击率。

今天,人们投资很多Web3项目,也不是在投资它当下的实际用途,而是在投资一个“颠覆未来”的叙事。


所以,你看待这类资产的涨跌,不能只用技术分析或者基本面分析。

你要引入一个“叙事分析”的维度。

你要问自己几个问题:这个故事现在讲到哪一章了?

听故事的人多吗?

有没有新的、更会讲故事的人进场了?

有没有什么外部事件,比如政策、宏观环境,给这个故事加了新的“buff”?

当一个叙事开始退潮,或者被另一个更宏大的叙事取代时,无论它的技术多牛,价格都可能一落千丈。

反之,哪怕它的基本面还只是个“草台班子”,只要叙事够硬,够吸引人,它就能飞天。

这无关对错,这就是人性的运作方式,是金融市场魅力与残酷并存的地方。

当然了,我们这些凡人,就算看穿了叙事的本质,也很难在市场狂热时管住自己的手。

毕竟,错过一次“暴富”的机会,比亏钱还难受。
FIL-11.54%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