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 APP
qrCode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ZKsync 到底是什么?一文读懂以太坊最火的 Layer 2 方案

简单说,ZKsync 就是帮以太坊"分流"的。每秒能处理 10 万笔交易,比以太坊快几百倍,手续费便宜到忽略不计。

核心机制:零知识证明是怎么工作的?

ZKsync 用了个叫"零知识证明"的东西。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可以证明"我知道一个秘密",但不用告诉你这个秘密是什么。

在 ZKsync 上:

  • 交易在链下打包处理(不上以太坊主网)
  • 生成一个"数学证明"(zk-proof),证明这批交易都是真的、合法的
  • 这个证明提交到以太坊上,一验证就通过了

好处很直白:交易快、便宜、安全——三个都不少。

现在的数据怎样?

截至 2025 年初:

  • TVL:7.6 亿美元(以太坊 Layer 2 里排第七)
  • 交易量:已处理超过 4 亿笔交易
  • 用户:超过 700 万个地址
  • ZK 代币:市值 7.43 亿美元,历史高点 $0.321(2024 年 6 月)

空投火过:宣布后不到一周,45% 的空投代币就被领走了。

用人话讲,ZKsync vs 其他方案有啥区别?

方案 技术 交易速度 费用 优势
ZKsync ZK-Rollup 10 万 TPS ~$0.01 EVM 兼容、账户抽象、交易最终性快
Base Optimistic 4000 TPS ~$0.0002 便宜,Coinbase 背书,TVL 更大
Starknet ZK-STARK 100 万 TPS ~$0.01 吞吐量最高,抗量子,但门槛高(要学 Cairo)
Polygon zkEVM ZK-Rollup 2000 TPS ~$0.006 高度 EVM 兼容
Blast Optimistic 10 万 TPS ~$0.02 原生 ETH/稳定币收益,dApp 收入分成

快速对比

  • ZK-Rollup(ZKsync 这类):交易最终性快(几小时),但生成证明很耗算力,实施难度高
  • Optimistic Rollup(Base 这类):实施简单,但提现要等 7 天(挑战期),更容易被审查

ZKsync 的真实优劣

优势

  1. 吞吐量牛:每秒 10 万笔交易(以太坊主网只有 12-15 笔)
  2. 费用低:0.01 刀左右(比以太坊便宜几百倍)
  3. 安全性强:零知识证明确保数据安全,不暴露交易细节
  4. 开发友好:EVM 兼容,以太坊 dApp 迁移过来几乎不用改代码
  5. 用户体验好:支持 gasless 交易(用任何代币支付 gas)、账户抽象等黑科技

挑战

  1. 太复杂:生成零知识证明需要高端硬件和密码学专业知识,不是所有开发者都玩得转
  2. 流动性分散:资产跨越不同 Layer 2,可能造成流动性碎片化
  3. 还在迭代:ZKsync 生态相对新,难免会踩到坑
  4. EVM 兼容有限制:需要经过 LLVM 中间编译,比 100% 兼容的方案多了复杂性

怎么参与?

ZK 空投(已过期,留作参考)

资格期:2024 年 3 月 24 日快照,共 69.5 万个钱包符合资格

  • 89% 分给活跃用户
  • 11% 分给生态贡献者

空投领取时间:2024 年 6 月 16 日 - 2025 年 1 月 3 日

把资产跨链到 ZKsync

  1. 访问 ZKsync 官方桥接
  2. 连接钱包(MetaMask 等)
  3. 选择要跨的资产和数量
  4. 确认交易详情
  5. 在钱包里批准 → 完成

小贴士

  • 用官方桥,别用不知名平台
  • 确认要跨的代币 ZKsync 支持
  • 仔细核对地址,别跨错了
  • 提前了解 gas 费用

未来怎么看?

ZKsync 在 DeFi 生态里已有不少应用(Mute.io、SpaceFi、EraLend 等)。随着以太坊 2.0 分片的落地,ZKsync 的零知识证明技术和分片会产生协同效应,扩展性会进一步提升。

底线:ZKsync 是一个靠谱的 Layer 2 方案,适合那些想要快速、便宜交易但又不想放弃以太坊安全性的用户。选它还是其他 Layer 2(如 Base、Starknet),主要看你的具体需求——追求最便宜选 Base,想要最快吞吐量选 Starknet,要开发友好的体验就选 ZKsync。

ZK-2.59%
ETH1.32%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