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ét để tải ứng dụng Gate
qrCode
Thêm tùy chọn tải xuống
Không cần nhắc lại hôm nay

Giá bộ nhớ tăng vọt 180% khiến Nanya Technology hưởng lợi lớn! Cổ phiếu liên quan đến Bitcoin lên đỉnh rồi lao dốc, nhu cầu máy đào nguội lạnh

2025 年記憶體的價格,在 AI 需求與大廠產能轉移帶動下進入超級週期,市場缺貨漲價,甚至出現「暫停報價」與「一天一價」的現象。光是下半年,DDR4 價格就上漲了 180%,供不應求態勢延續,南亞科(2408)、華邦電(2344)等大廠均表示缺貨潮可能到 2027 年,記憶體族群也因此成為投資人觀察的重點股票。

記憶體超級週期:DDR4 暴漲 180%,南亞科、華邦電受惠

記憶體超級週期

(來源:PCPartPicker)

2025 年記憶體的價格進入「超級週期」,在「AI 需求」與「大廠產能轉移」雙重推動下,市場缺貨漲價態勢空前嚴峻。光是下半年,DDR4 價格就上漲了 180%,這種漲幅在記憶體產業三十年來極為罕見。業界形容為「暫停報價」與「一天一價」的現象,顯示供需失衡已達到極端程度。

AI 需求是這波記憶體超級週期的核心驅動力。生成式 AI 模型的訓練和推理需要海量記憶體,特別是高頻寬記憶體(HBM)和 DDR5。全球科技巨頭如微軟、谷歌、亞馬遜在 2025 年的 AI 資本支出預計超過 2,000 億美元,其中相當比例用於購買 AI 伺服器和記憶體。這種結構性需求遠超過去的消費性電子週期,使得記憶體廠商面臨前所未有的訂單壓力。

大廠產能轉移則加劇了供應緊張。三星、SK 海力士和美光三大記憶體巨頭紛紛將產能從傳統 DDR4 轉向高毛利的 HBM 和 DDR5,導致 DDR4 的供應急劇萎縮。然而,DDR4 仍是 PC、筆電和伺服器的主流規格,需求並未同步下降,供需缺口因此迅速擴大。這種產能轉移策略是廠商基於利潤最大化的理性選擇,但卻為下游電腦廠商帶來了成本災難。

供不應求態勢延續,南亞科(2408)、華邦電(2344)等大廠均表示缺貨潮可能到 2027 年,記憶體族群也因此成為投資人觀察的重點股票。南亞科作為台灣本土記憶體廠商,雖然技術和規模無法與三大巨頭競爭,但在這波缺貨潮中反而受益,因為客戶別無選擇,只能向二線廠商下單。華邦電則專注於利基型記憶體市場,其產品在工業和車用領域需求強勁。

記憶體超級週期的三大特徵

AI 結構性需求:生成式 AI 推動 HBM 和 DDR5 需求爆發,產能全面轉移

供應急劇萎縮:三大廠減產 DDR4,二線廠產能有限,供需缺口擴大

漲價失控:DDR4 半年漲 180%,出現「一天一價」極端現象

比特幣概念股盛極而衰,從挖礦狂潮到崩盤

相較之下,虛擬貨幣價格近期卻節節敗退。在 2025 年 10 月 6 日,比特幣創下歷史高點 126,186 美元後,開始持續震盪走低,今日(11/18)更一度跌破 9 萬元,記憶體與比特幣概念股的投資人,猶如上演天堂與地獄序曲。這種極端對比凸顯了科技產業不同子板塊的命運分化。

這也讓人想起當時挖礦興起,板卡股的技嘉(2376)、微星(2377)、撼訊(6150)股價出現大漲。在 2017 年一月到 2018 年一月之間,許多顯卡價格都出現翻倍的情況。撼訊(6150)股價從 2017 年初約 20 元一路飆升,在 2018 年 4 月初衝上 420 元歷史高點,受惠於礦機需求爆發,顯卡與 DRAM 缺貨推高售價。技嘉(2376)、微星(2377)當時股價漲幅也都超過了 100%,整體而言,2017 年的板卡業者可謂風光無限。

然而熱潮過後往往伴隨急速冷卻。2018 年比特幣價格走跌,當年底一度跌至約 3,250 美元的低點,加密貨幣市值腰斬超過七成,礦機需求迅速縮減。曾經漲勢驚人的撼訊股價也從 420 元高峰暴跌至僅剩約 40 元,短短半年重挫 90%。技嘉、微星的股價紛紛跌回起漲點,比特幣概念股出現大起大落。

2020 年新冠疫情爆發後,比特幣再度大漲,並在 2021 年衝上六萬美元以上的歷史高點,挖礦需求隨之再次推向高峰。然而到了 2022 年,加密貨幣行情快速反轉,比特幣大幅下跌,引發市場大量板卡拋售潮。更重要的是,隨著 ASIC 礦機技術成熟、效率全面超越 GPU 礦機,再加上以太坊在 2022 年正式更改共識機制,GPU 挖礦的功能與市場需求自此開始快速消失。板卡廠過去依賴礦潮帶來的顯卡出貨量,從此不復存在。

技嘉十年布局:從板卡轉型 AI 伺服器成功

儘管 2017 年的礦潮退燒、技嘉股價最低一度跌到 36.2 元,但公司在伺服器領域的布局並未受影響。技嘉自 2000 年便開始投入伺服器產品線,到了 2017 年起,伺服器事業反而呈現雙位數成長,成為公司體質轉變的重要起點。2018 年後,技嘉伺服器營收正式突破百億元大關,營收占比拉升至約 20%。這項技嘉提前近十年的布局,被證明是極具前瞻性的選擇,也替後續承接 AI 浪潮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2023 年生成式 AI 火速崛起,全球資料中心掀起新一輪「AI 伺服器大擴建」。技嘉過去多年投入伺服器研發的布局在這一刻全面開花:自家重點發展的高階 GPU 伺服器產品線正好與 AI 運算的硬體需求完美契合,使其受惠程度遠勝多數同業。自 2023 年以來,技嘉營收連續刷新紀錄,股價也在 2024 年一度衝上 394.5 元。

最具代表性的關鍵轉折,是伺服器營收占比在 2024 年正式突破 50%,公司從板卡品牌全面轉型為「AI 伺服器公司」,而法人預估:2025 年伺服器占比約 55%,2026 年伺服器占比將提升至 61%,這意味著技嘉營運主軸成功轉向至 AI 伺服器供應商。這種成功轉型使技嘉避開了比特幣概念股的崩盤命運,反而在 AI 浪潮中獲得新生。

記憶體缺貨延續至 2027,電腦廠商成本壓力爆表

記憶體價格今年以來持續飆升,業界形容為三十年來罕見的漲幅,成本壓力迅速傳導到 PC、NB 等廠商。這波漲價也讓市場看到隱憂,加上今年技嘉營收增幅明顯落後緯創、廣達等代工廠,並成為老 AI 伺服器概念股中率先跌破年線的個股。

雖然廠商表示早有準備,華碩自上半年便拉長備料周期,目前零組件與成品庫存合計達四個月水位,認為短期缺貨對第四季影響有限。技嘉也表示已透過供應鏈協調維持約一季庫存,但坦言記憶體漲價將侵蝕顯示卡毛利。宏碁則預期明年 PC 市場持平至小幅成長,但 DRAM 供應仍是最大變數。

但市場真正憂心的是:記憶體缺貨可能一路延續至 2027 年,成本壓力恐怕逐漸顯現,成為明年電腦大廠的最大變數。若缺貨真的延續兩年,電腦廠商將面臨兩難:提高產品售價可能失去市場競爭力,不提價則毛利率將持續被壓縮。這種困境在產業史上罕見,因為過去的記憶體漲價週期通常持續 6-12 個月,廠商可透過庫存管理和價格轉嫁來因應。但兩年的缺貨將徹底打亂供應鏈和財務規劃。

更深層的擔憂在於市場需求可能被壓抑。若 PC 和筆電因記憶體成本上漲而漲價過高,消費者可能延後購買,導致出貨量下滑。這種需求萎縮將反過來影響電腦廠商的營收和獲利,形成惡性循環。因此,雖然記憶體族群短期受惠,但長期可能引發整個產業鏈的結構性調整。

ETH-1.05%
Xem bản gốc
Trang này có thể chứa nội dung của bên thứ ba, được cung cấp chỉ nhằm mục đích thông tin (không phải là tuyên bố/bảo đảm) và không được coi là sự chứng thực cho quan điểm của Gate hoặc là lời khuyên về tài chính hoặc chuyên môn. Xem Tuyên bố từ chối trách nhiệm để biết chi tiết.
  • Phần thưởng
  • Bình luận
  • Đăng lại
  • Retweed
Bình luận
0/400
Không có bình luận
  • Ghim
Giao dịch tiền điện tử mọi lúc mọi nơi
qrCode
Quét để tải xuống ứng dụng Gate
Cộng đồng
Tiếng Việt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