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 Bitcoin、Ethereum 等數字資產的普及,越來越多普通投資者進入加密領域。這也使得他們面臨傳統金融所少見的風險:私鑰被竊、交易平台遭黑、惡意軟件潛伏手機、智能手機被植入木馬等。尤其是,一旦資產被轉出往往難以追回。在這種情境下,單用密碼顯然已無法滿足安全需求。於是“兩步驗證”(2FA)成爲加密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兩步驗證指的是在登入時除了用戶名+密碼之外,再增加一個“第二因素”來確認身分。例如:一個由手機應用生成的一次性碼、一個硬件安全鑰匙、短信驗證碼等。這樣,即便密碼被破解,黑客仍要通過第二因素才能入侵。 在加密資產領域,使用 2FA 可顯著降低帳戶被攻破的風險,因爲攻擊者不僅要獲取你的密碼,還要控制你的第二因素。
在衆多 2FA 選項中,Google Authenticator 屬於“應用生成驗證碼”的典型。相較於短信驗證碼更安全,因爲短信可能被攔截、 SIM 被劫持。投資機構指出:“使用 Authenticator 類的驗證方式勝於短信。” 此外,該應用支持多平台(Android/iOS),許多加密平台都兼容。不過,也要謹慎:在過去,Google Authenticator 的某些“雲同步”功能被指出存在安全設計漏洞,會影響加密資產安全。總的來說,選擇 Google Authenticator 是一個平衡易用與安全的好選擇,但絕不是萬無一失。
2025 年10 月,研究團隊披露了名爲 Pixnapping 的安卓攻擊方式,該攻擊可以在不到 30 秒內,通過讀取屏幕像素信息,偷取 2FA 碼、助記詞、私聊內容。對加密資產用戶而言,這一漏洞尤爲嚴重,因爲很多人通過手機查看助記詞、登入交易平台、開啓 Authenticator 驗證碼,此時設備若受攻擊,安全保障大幅降低。文章指出,即便你開啓了 Google Authenticator,若手機系統未更新、安裝了惡意 App、正在無保護的公共網路環境中操作,則依然存在風險。 因此,2FA 雖重要,但不是“安裝即萬事大吉”。你還必須完善設備層面的安全。
以下是建議新手用戶執行的清單:
對於新的加密資產投資者而言,啓用 Google Authenticator 確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起點。它提供了比傳統密碼更強的保護機制。但記住: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要啓用 2FA,還要做好設備管理、操作環境控制、備份機制、防範高級攻擊。結合最新的安全研究(如 Pixnapping 攻擊),我們可以看到即便是看似可靠的安全工具也存在被突破的可能。唯有多層防護、持續維護,才能真正讓你的加密資產趨於安全。希望本文能幫助你從新手邁向“懂安全”的加密資產持有者。
分享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