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週,AI 泡沫成為海外科技圈最熱門的話題。相關討論極為激烈,直接導致那斯達克總市值整體下滑 5%,NVIDIA、Meta、Oracle 等 AI 指標企業市值也出現 10-30% 跌幅。從科技界到財經界,眾多知名人士針鋒相對,各自激烈辯論。與此同時,Crypto 市場自 10 月 11 日起也持續下跌,整個產業都在焦慮討論市場是否已進入熊市。
最近我也常被朋友問到對 AI 泡沫論和 Crypto 牛熊市的看法。坦白說,我並不知道,也不太在意。無論是 AI 還是 Crypto,確實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大型模型技術是否能實現 AGI、AI 公司是否透過延長折舊年限來虛增獲利、大量 GPU 是否閒置未用、crypto 市場流動性何時恢復,這些問題對川普、黃仁勳、馬斯克、奧特曼等人而言當然重要,但像我這樣的普通人,並不需要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做出正確判斷。產業巨擘關心的爭議,對我們而言可能只是噪音。過度關注這些噪音,反而會讓我們忽略真正具確定性的機會。
在現代媒體環境下,少數精英掌握議題主導權,劫持了大眾的注意力。普通人在現實生活中艱難奮鬥,卻不願面對自身真正相關的問題,反而花大量心力替精英憂心、為精英煩惱。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擺脫自以為是資本巨鱷或產業領袖的幻覺,時刻意識到,他們的權力與財富並非我們所有,他們的問題也不是。將注意力浪費在精英設定的爭論中,其實是讓自己陷入他們的世界,反而失去在現實生活中真正具確定性的機會。
年過四十的人,多半都有自己錯過網路時代的故事。我常回想 2000 年代初那幾年,為何我和身邊許多人會錯過加入網路的最佳時機。事後回看,早在 2002、03 年,網路的成功已是公開預告的結果:網民數量快速成長,平均上網時數不斷增加,資訊獲取與商業交易迅速遷移線上。還有什麼比這更明確的訊號?還有什麼比網路成功更具確定性的趨勢?為什麼我們沒想到要全力投入其中?
實際上,完整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都知道,大多數人並不是看不到這些訊號,而是自覺或不自覺陷入一波波爭論,猶豫不決。一開始我們質疑網路有無獲利模式,等到 Google 建立廣告獲利模式後,又爭論廣告空間是否足夠。電商初起時,質疑付款和退貨是否會成為中國電商永遠的難題。網路遊戲興起時,爭論青少年沉迷是否會危害國家未來。社群媒體和網路支付出現時,擔憂政府何時會干預。比特幣問世時,討論中本聰是否為 CIA、李笑來是否在吹牛。這些話題始終成功攫取我們注意力,讓我們自以為是產業協會、關心下一代的委員、銀行高層,甚至宣傳與執法部門,終日猶豫不決,對網路明顯的確定性成功視而不見,卻迷失在一堆不重要的不確定性之中。
可惜,據說中文網路的歷史紀錄正以驚人速度消失,我猜即使未來歷史學家以 AI 考古,也難以想像當年普羅大眾竟花了那麼多精力和機會成本去爭論別人的問題。我看過不少網路歷史紀錄,幾乎都只聚焦於成功者,形容他們目光遠大、才智過人、意志堅定、洞悉天機,卻鮮有人總結「普通人」的教訓。所以趁這一代人的記憶仍新鮮,我特別想整理這個教訓:別人的問題未必是你的問題,別人的訊號可能只是你的噪音,不要陷入不屬於你的爭論,只要觀察事實,根據事實掌握確定性且整體性的趨勢。對普通人來說,這通常就夠了。
華爾街與矽谷今日為 AI 爭論不休,是因為美國幾乎所有信貸資源都流向 AI,幾乎所有經濟成長都來自 AI 投資,也是因為現在 AI 產業的營收和財務行為浮現令人憂慮的訊號。這是不是問題?是問題。是誰的問題?是華爾街和矽谷的問題,也可能是白宮和美聯儲的問題,甚至是許多亞洲基金和家辦的問題,但大概率不是你的問題。你不是黃仁勳,不是奧特曼,不是大空頭貝里,也不是 Larry Ellison 的中國小舅子,AI 是否有泡沫,還輪不到你煩惱。
什麼才是你該關心的問題?雖然我們無法肯定大型模型就是通往 AGI 的路徑,但現今 AI 能力已相當強大。事實上,AI 現有的能力遠未被充分應用與激發,主要瓶頸在人。如今出現一批「AI 超級用戶」,他們能熟練組合各種 AI 工具,在自身領域全面超越競爭者,而你是否還只是把 AI 當成搜尋工具?近期許多 AI 細分領域產品已創造不錯的實質營收,而 AI 巨頭為爭取資本持續支持,必須不斷推動使用者規模和活躍度成長,更積極激勵應用開發者,你是否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有所創新?
在區塊鏈領域,儘管這幾年市場更加投機,但在一片喧囂中,區塊鏈基礎設施已基本解決交易效能瓶頸,足以支援低延遲、高效能、大規模鏈上應用。作為最大宗區塊鏈應用,穩定幣規模持續擴大,應用場景不斷拓展。更重要的是,從華爾街到香港,越來越多傳統金融資產——股票、股權、債券、貴金屬、外匯、衍生性商品——都在加速上鏈。這代表整個金融體系正搬到區塊鏈上。所以我的真正問題是什麼?並非比特幣短期價格波動,也不是 crypto 市場流動性崩潰後何時恢復,更不是川普是否還有足夠權威推動 crypto 立法,而是面對如此清晰的未來圖景:三至五年後,人們將可用穩定幣在區塊鏈上投資全球各類資產,並運用 AI 當自己的投資顧問。只要具備相應認知和技能,熟練掌握相關工具,普通人也能跟著世界最快的企業和產業一起成長,不再受限。在這個新世界裡,我是否具備足夠知識和技能?我能幫助更多人擺脫混亂與通膨宰割的命運嗎?我有什麼機會打造有價值的產品與服務?
我會不斷提醒自己,這些才是我真正該關心的問題。
我也坦承,這個世界愈來愈混亂,有許多讓人煩憂和痛心的問題。許多原本可長期主義、長遠規劃的事,如今都失去了確定性。不論我們願不願意,都沿著馬斯洛需求金字塔逐步下滑,從追求成功與自我實現的時代,進入許多人僅為體面生存而拼命的時代。這就是現實。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與其徒增焦慮,不如看幾個短影音消遣。但多巴胺消退後,還是得回到真實生活。我並非要安慰大家,說世界會越來越好。但我認為,我們不必猜對所有事,只要把確定性的事做好,把握確定性的趨勢就夠了。比起在猶豫和恐懼中消耗精力,或在別人設定的議題裡迷失,情況終究會好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