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TRUST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13,333 枚 TRUS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1月6日 – 11月16日 24:00(UTC+8)
📌 相關詳情: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990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貼文添加話題: #发帖赢代币TRUST
4️⃣ 附上任意 CandyDrop 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定(總獎池:13,333 TRUST)
🥇 一等獎(1名):3,833 TRUST / 人
🥈 二等獎(3名):1,500 TRUST / 人
🥉 三等獎(10名):500 TRUST / 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或灌水;
得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份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他們把“零知識”煉成一顆萬能鑰匙,揚言能開所有鏈上鎖,卻沒想到鑰匙越磨越大,孔越鑽越小——萬能,還是萬難?
但實踐證明,這種“大而全”的思路往往帶來低效和難以擴展的問題。於是,一個新的方向正在興起——模塊化 zkVM。而 Brevis @brevis_zk 推出的 Pico v1.0,正是這一趨勢的代表。
簡單來說,Pico 不是一臺“萬能機器”,而是一套“拼裝工坊”。
它把 zkVM 拆分成多個獨立模塊,讓開發者像搭積木一樣,自由選擇需要的功能,去掉沒用的部分。
➤Pico 的核心思路:把 zkVM 拆開重做
Pico 的設計哲學非常直接——“一切皆可模塊化”。
它主要分成三層結構:
1)執行模塊:支持不同的證明系統,比如 STARK、SNARK,或者兩者混合。開發者可以根據性能和安全需求自由切換。
2)上下文環境模塊:定義數據結構、狀態管理和與鏈交互的邏輯。相當於系統的“大腦”,決定它和外界如何溝通。
3)擴展插件層:支持開發者自定義算子或接入專屬協議,比如針對遊戲邏輯、AI 運算或鏈下數據證明做加速。
舉個例子,一個DEX可能只需要狀態更新和價格計算的證明模塊,而一款鏈遊更在意並行執行效率和復雜邏輯支持。
➤與主流 zkVM 的不同路線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 zkVM 各有優缺點:
Risc Zero:基於通用 CPU 架構,兼容性強,但系統龐大、啓動慢。
SP1(Succinct):設計極簡,適合遞歸證明,但不夠靈活。
ZKWasm:復用 WebAssembly 生態,功能齊全但學習成本高,佔用資源大。
而 Pico 選擇了一條中間路線:不再追求通用性,而是提供結構化的“構建模板”。
開發者可以選擇證明後端、加速電路和工作流,自定義出一臺只爲自己業務服務的 zkVM。
➤模塊化帶來的現實價值
通用 zkVM 聽起來強大,但在實際落地中常常拖慢節奏。
因爲它需要更長的適配週期、更復雜的部署和更多的算力資源。
而像 Pico 這樣的模塊化 zkVM,則在三個層面帶來明顯優勢:
>>成本更可控:開發者按需取用模塊,節省計算和部署資源。
>>開發更快速:不必重造整套證明系統,幾天即可拼裝出可運行的環境。
>>維護更輕鬆:模塊可單獨升級或替換,避免系統級崩潰。
>>生態更開放:插件化結構方便集成外部協議、鏈下計算或 AI 模塊。
這對於需要快速驗證鏈下數據的 DApp 來說,尤其友好。比如鏈上身分驗證、跨鏈結算、AI 推理結果上鏈等,Pico 都能提供輕量且定制化的證明支持。
➤從“小組件”到“新範式”
別看 Pico 只是 ZK 世界中的一個“小組件”,它背後的意義卻很大。
它讓 zkVM 從“封閉黑盒”變成“開放積木”,讓開發者真正掌握主動權。
未來的 zk 執行環境,不需要大而全,而是爲每一類應用提供剛剛好的計算能力。
@brevis_zk 的 Pico 正在把這件事變成現實。
在通用 zkVM 的時代之後,也許模塊化 zkVM 才是 ZK 技術真正的成熟形態。
它不求覆蓋一切,只求讓每個應用都能擁有最合適的計算引擎。
這,就是 Pico 背後的設計哲學:
讓復雜歸於可組裝,讓零知識證明真正走向實用。
#Brevis #KAITO
@brevis_zk
@Kaito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