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TRUST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13,333 枚 TRUS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1月6日 – 11月16日 24:00(UTC+8)
📌 相關詳情: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990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貼文添加話題: #发帖赢代币TRUST
4️⃣ 附上任意 CandyDrop 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定(總獎池:13,333 TRUST)
🥇 一等獎(1名):3,833 TRUST / 人
🥈 二等獎(3名):1,500 TRUST / 人
🥉 三等獎(10名):500 TRUST / 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或灌水;
得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份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忽然看到一句話——“AI 最聰明的地方,不是它能算,而是它懂你。”
我愣了兩秒,心想:它憑啥懂我?我連前任都不懂我。
後來仔細一想,還真是這麼回事。AI 的“聰明”,靠的是數據。誰掌握的數據多,誰的模型就更聰明。可問題來了——現在公開的數據都被榨幹了,AI 想繼續進步,就得靠“私有數據”了。
私有數據就是我們每天在網上留下的痕跡——你今天點了什麼外賣、搜了什麼、看了幾次某個視頻,這些都是。
問題是,過去我們都不敢交。怕被賣、怕被窺、怕被用。結果呢?數據越多越值錢,但收益一點沒到自己兜裏。
直到後來我研究到兩個項目:@brevis_zk和 Vana,我才覺得這事有戲了。
Brevis 的邏輯很簡單:
你可以讓別人“用”你的數據,但別人看不見。
用零知識證明(ZK)這套技術,別人能驗證“計算結果是真的”,但完全看不到“你交的是什麼數據”。
就好比你告訴別人你體重100斤(計算結果),但不讓別人看到你是怎麼稱的(原始數據)。
Vana 做的事又補上了另一塊:
它讓用戶組成“數據公社”,大家自願共享數據,形成一個“數據資產池”。
比如1000個人貢獻健康數據、運動數據,AI 就能在不泄露隱私的情況下訓練模型。模型賺的錢,反過來再分給大家。
這倆一搭配,邏輯就通了:
Brevis 負責“安全可信”,Vana 負責“組織和分配”。
一個做“加密的證明”,一個做“經濟的閉環”。
最終實現的結果是:
你的數據你做主,你的隱私被保護,你還分得到錢。
這不僅是AI的轉折點,更是信任結構的重寫。
在這個新世界裏,數據不再是被平台壟斷的礦,而是我們自己手裏的“生產資料”。
有一天,當AI再說“我懂你”的時候,
那不是因爲它偷看了你,
而是因爲——你親手教會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