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爲什麼你的合約單總是剛開就反向?明明判斷對了趨勢,最後卻虧到懷疑人生?
很多人把這歸咎於運氣差或者"被針對",但真相可能沒那麼玄學——你只是掉進了合約交易裏那些看不見的陷阱。
先說個底層邏輯:合約交易本質上是零和博弈,你的盈利來自對手方的虧損,而交易所掌握着規則解釋權。在這個遊戲裏,散戶天生信息不對稱,連基本機制都沒搞清楚就衝進去,無異於裸奔。
**第一個坑:資金費率的隱形收割**
別小看那幾個百分點的費率數字。當你看到連續多日正向資金費率飆高時,表面上像是持有現貨能"躺賺",實際上可能是誘多信號。
等你滿倉追進去,行情瞬間掉頭,連止損都來不及掛。這種時候虧的不只是本金波動,還有每8小時扣一次的費率——涓涓細流,不知不覺就被抽幹。
**第二個坑:爆倉價的計算誤區**
開10倍槓杆,是不是要跌10%才會爆?大錯特錯。
實際計算要扣除手續費、滑點損耗,再加上平台強平機制的提前觸發,可能價格只回調5%-6%,你的倉位就已經被強制平掉了。等你反應過來,帳戶餘額只剩個零頭,申訴都沒地方去。
**第三個坑:高倍槓杆的成癮陷阱**
槓杆確實能放大收益,但它同時放大的還有手續費支出、虧損速度和心態失控的風險。
用50倍、100倍槓杆的人,往往不是在"搏收益",而是在加速交學費。市場波動稍微劇烈一點,帳戶就直接歸零,連翻盤機會都沒有。這不是勇敢,是自殺式交易。
**第四個坑:滾倉循環的死亡螺旋**
這是最致命的行爲模式。賺了一單之後,把全部利潤加本金押注下一單,期待連續勝利滾出暴利。
但現實是:一根反向K線就能讓你前功盡棄,不僅利潤回吐,連本金都搭進去。合約市場裏,沒有"常勝將軍",只有活下來的幸存者。
**怎麼破局?**
說到底,合約不是猜大小的賭場,而是需要系統化風控的技術活。
資金費率要結合持倉量、未平倉合約變化綜合判斷;槓杆倍數控制在3-5倍以內才是理性選擇;每次盈利後必須分離出至少一半利潤,剩下的才用於繼續操作。
止損不是"可選項",而是生存的鐵律。沒有嚴格的風控紀律,再精準的判斷也救不了你。
市場不缺少機會,缺的是能活到下一個機會的人。把這些機制摸透了再進場,比盲目跟單靠譜一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