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層級解析:L0、L1、L2、L3 的解釋

robot
摘要生成中

你是否曾經好奇,為什麼在討論區塊鏈時,人們總是提到「Layer 2 解決方案」?讓我們來拆解這些術語的真正含義。

將區塊鏈比作一棟建築。L0 是地基,L1 是結構框架,L2 是穿梭其中的工具,L3 則是人們實際居住和工作的地方。

L0:布線與管道 (資料傳輸層)

這是處理跨網路資料傳輸的最低層基礎設施。基本上,它就像加密貨幣的郵政服務。

它的作用:

  • 確保資料在傳輸過程中不被篡改 (加密 + 分散式存儲)
  • 實現跨鏈通訊
  • 支援去中心化的檔案存儲

實際例子: IPFS (去中心化檔案系統)、Filecoin (付費存儲)、TLS 加密協議

L1:主鏈 (鏈上擴展)

比特幣和以太坊都在這裡運行。這些是真正處理交易的區塊鏈。

問題: 比特幣每秒約處理7筆交易,以太坊在合併前也沒快多少。這就像一條只有一條車道的高速公路。

解決方案: 一些L1鏈調整了核心設計——BSC 使用50個驗證者,Avalanche 採用不同的共識機制來提升吞吐量。

L2:快速通道 (鏈下擴展)

當主鏈擁擠時,L2會將交易移到鏈外,處理得更快、更便宜,然後再結算回L1。

可以這樣想: 不用每次付款都經過銀行,而是用一個可信的中介服務來批次處理。

常見方案:

  • 閃電網絡(Lightning Network) (比特幣):即時微支付
  • Optimistic Rollups (Arbitrum、Optimism):假設交易有效,之後再驗證
  • ZK-Rollups (zkSync、StarkWare):用零知識證明來提升隱私和速度

L3:應用層 (用戶界面層)

真正的操作發生在這裡。去中心化金融(DeFi)協議、NFT市場、遊戲——這些都是L3。

例子: Uniswap(交易)、Aave(借貸)、OpenSea(NFT)


關鍵見解: 每一層解決不同的問題。L1速度較慢但安全,L2為了速度犧牲了一部分去中心化,L3則打造用戶實際使用的體驗。

大多數用戶並不在意層級——他們只想快速且便宜地交換代幣。這正是L2的魔法所在。

BTC2.81%
ETH5.18%
FIL2.08%
AVAX5.2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