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TRUST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13,333 枚 TRUS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1月6日 – 11月16日 24:00(UTC+8)
📌 相關詳情: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990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貼文添加話題: #发帖赢代币TRUST
4️⃣ 附上任意 CandyDrop 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定(總獎池:13,333 TRUST)
🥇 一等獎(1名):3,833 TRUST / 人
🥈 二等獎(3名):1,500 TRUST / 人
🥉 三等獎(10名):500 TRUST / 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或灌水;
得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份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對AI 誘高的有趣看法——顯然債券投資者可能想在全力投入資金費用這個人工智能淘金熱之前先踩剎車。
一些固定收益領域的知名人士對這裏的風險回報特徵表示懷疑。確實,人工智能的敘事聽起來很吸引人,大家都在爭相湧入,但對於持有債務工具的人來說,實際的風險是什麼?
想一想:股權持有者獲得了上升的樂透券,但債權人呢?他們只能獲得固定的票息,同時承擔類似的執行風險。如果這些AI項目失敗或比預期更長時間才能實現盈利,債權人可不一定處於有利位置。
收益溢價可能沒有足夠補償我們在這個領域看到的不確定性。此外,考慮到利率的現狀和信用利差的收窄,融資投機性科技建設的安全邊際看起來相當薄弱。
在債券市場上,還有其他人對人工智能的風險感到謹慎嗎,還是我在這裏過於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