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TRUST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13,333 枚 TRUS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1月6日 – 11月16日 24:00(UTC+8)
📌 相關詳情: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990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貼文添加話題: #发帖赢代币TRUST
4️⃣ 附上任意 CandyDrop 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定(總獎池:13,333 TRUST)
🥇 一等獎(1名):3,833 TRUST / 人
🥈 二等獎(3名):1,500 TRUST / 人
🥉 三等獎(10名):500 TRUST / 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或灌水;
得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份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這是一個沒有人預料到的諷刺轉折:學校現在開始部署人工智慧系統來保護學生……嗯,免受人工智慧本身的傷害。
隨著聊天機器人技術以驚人的速度湧入課堂,一個幾乎在一夜之間出現的新產業也隨之崛起。軟體公司正競相銷售監控解決方案,這些方案能實時掃描學生的對話,尋找潛在的危險信號——如心理困擾、潛在的傷害或危險內容的暴露。
這個提案在紙面上聽起來相當合理。孩子們與AI助手互動,尋求作業幫助、研究資料,甚至是閒聊。但當這些對話走向黑暗時會怎麼辦?如果學生向機器透露了令人擔憂的事情,而這台機器卻沒有義務報告呢?
這正是這些監控工具介入的地方。它們承諾能在危機爆發前捕捉警示信號。然而,批評者已經開始提出令人不安的問題:監控到底監了多少?保護與侵犯隱私的界線在哪裡?
我們創造了用來教育孩子的AI,接著又建立了更多用來監控那個AI的AI。這個反饋循環令人眼花繚亂。而我們才剛開始探索這對一整代在算法監督下成長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