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DAG vs 區塊鏈:一張圖解釋未來的支付網絡

區塊鏈的瓶頸

你有沒有想過爲什麼轉帳有時候慢到崩潰?用Bitcoin轉帳就像坐公交——你得等湊夠一車人(一個區塊)才能出發。塊大小有限制、確認需要時間、交易費還貴。以太坊也一樣,擁堵時手續費能貴到離譜。

這就是爲什麼一些加密項目開始思考:有沒有辦法不用等?

DAG是什麼(說人話版)

想象一個完全不同的結構——不是"一條鏈",而是一個網狀的圖。

  • 區塊鏈:一個接一個排成隊,必須按順序
  • DAG(有向無環圖):每筆交易可以同時進行,彼此引用確認,形成一張網

每筆新交易不是等待被打包進區塊,而是直接引用之前的交易來確認它。Alice的轉帳引用了之前的交易,然後Bob的交易再引用Alice的交易,形成一張不斷擴展的網路。沒有"挖礦"的概念,沒有區塊的概念,只有交易互相確認。

工作原理(核心機制)

DAG怎麼防止雙花(一筆錢花兩次)?

  1. 當一筆新交易來了,系統會追溯到最早的交易,驗證發送者餘額足夠
  2. 網路會自動選擇"權重最高"的交易鏈條(被確認最多次的那條路),弱的分支會被放棄
  3. 隨着時間推移,一條主鏈會越來越強大,其他路徑逐漸失效

對標看優勢

特性 區塊鏈 DAG
交易速度 受限於塊生成時間 實時處理
挖礦 需要PoW消耗電力 無需挖礦
交易費 高(支付礦工) 零或極低
吞吐量 有限(每秒幾筆) 可擴展(潛在數千筆/秒)
用戶體驗 如Alice給你轉帳,錢包會自動選擇最優路徑,你感受不到復雜性 同上

能做什麼? 物聯網(IoT)、微支付、機器間交易——這些高頻、低價值、無需挖礦成本的場景。IOTA就是典型代表。

但也有坑

  • 中心化風險:很多DAG項目現階段還依賴某些節點協調,不夠去中心化
  • 未經大考驗:真正大規模應用還沒出現,長期激勵機制不清楚
  • 沒有"最終性":理論上交易還是可能被逆轉(雖然概率極低)

結論

DAG不是要替代Bitcoin,而是在特定場景下提供快速、無費用、不挖礦的方案。如果它們能真正去中心化並大規模應用,物聯網和微支付領域會徹底變樣。現在還在實驗階段,但值得關注。

BTC-4%
ETH-3.94%
IOTA-3.98%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