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广场「创作者认证激励计划」开启:入驻广场,瓜分每月 $10,000 创作奖励!
无论你是广场内容达人,还是来自其他平台的优质创作者,只要积极创作,就有机会赢取豪华代币奖池、Gate 精美周边、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丰厚奖励!
参与资格:
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报名👇
1️⃣ 其他平台已认证创作者
2️⃣ 单一平台粉丝 ≥ 1000(不可多平台叠加)
3️⃣ Gate 广场内符合粉丝与互动条件的认证创作者
立即填写表单报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丰厚创作奖励等你拿:
🎁 奖励一:新入驻创作者专属 $5,000 奖池
成功入驻即可获认证徽章。
首月发首帖(≥ 50 字或图文帖)即可得 $50 仓位体验券(限前100名)。
🎁 奖励二:专属创作者月度奖池 $1,500 USDT
每月发 ≥ 30 篇原创优质内容,根据发帖量、活跃天数、互动量、内容质量综合评分瓜分奖励。
🎁 奖励三:连续活跃创作福利
连续 3 个月活跃(每月 ≥ 30 篇内容)可获 Gate 精美周边礼包!
🎁 奖励四:专属推广名额
认证创作者每月可优先获得 1 次官方项目合作推广机会。
🎁 奖励五:Gate 广场四千万级流量曝光
【推荐关注】资源位、“优质认证创作者榜”展示、每周精选内容推荐及额外精选帖激励,多重曝光助你轻
前两天,我和一个刚接触Web3的朋友聊天。他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他同时在五条链上都有资产,想参与各种项目。但紧接着他就抱怨:“太麻烦了!切换网络、跨链转账、Gas费时高时低,操作一次头晕眼花。” 看着他疲惫的样子,我忽然意识到,我们谈论多链未来已经很久,但用户的真实体验,却还卡在这些最基础的“路障”上。
正是这次聊天,让我更坚定地觉得,像 @MorphLayer 和 @Cointel_io 这样的项目,正在做的事情特别关键。它们的思路完全不同,但都瞄准了真实的问题。
先说说 MorphLayer,它像一条跨链高速路。
MorphLayer 不是普通的L2,它更像在做减法。它想让多链的复杂操作变简单。
比如用 $ 把不同链连起来,让用户不用来回切换。还有Gas费的优化,是真在帮用户省钱。BulbaSwap 的零滑点交易,加上 Sablier 的分润机制,让流动性更稳,创作者收益也更可预测。
另外 Minterest 的信用系统和开放的 SDK,让开发者可以自由组合协议,不用被限制。
我的感受是,MorphLayer 其实是想做一条能跑更多应用的“跨链高速路”。说白了,就是让用户省心,也让开发者更敢创新。
再看 Cointel,它的切入点完全不同。它不是从技术出发,而是从信息入手。
通过 $COLS 代币,把大家共同贡献的知识和链上数据结合起来。借助 Avalanche 的结构和 AI 预测模型,帮用户更快发现机会和风险。
知识库是去中心化的,谁都可以参与验证和贡献。还有交易所和激励设计,让参与和数据流动直接挂钩。
对创作者来说,它的 IP 铸造平台是一个新机会,把内容变成可以交易的“智慧资产”。
所以 Cointel 不只是一个信息工具,更像一个知识和流动性结合的市场。
我自己的想法是,可能有人觉得 MorphLayer 和 Cointel 是两个方向,但我觉得它们目标挺像的。一个解决“链怎么互通”,一个解决“信息怎么流动”。说到底,都是在降低门槛,把复杂的东西简化。
所以,回到我那个朋友的困惑。我想,Web3 的下一步,或许不在于创造更多让人眼花缭乱的新概念,而在于像铺路和建信号塔一样,默默地把基础设施做好。MorphLayer 在铺就连接每条链的平坦公路,而 Cointel 则在竖立指引方向的信息路牌。只有当道路畅通、信息明确时,像我朋友这样的普通用户,才能真正轻松地开启旅程,去探索更远的地方。这,可能才是技术真正落地的开始。
#Morph Cointel #bantr @Bantr_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