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馬來西亞電力巨頭TNB因非法加密貨幣挖礦損失超過$1 億

根據馬來西亞國家發電公司Tenaga Nasional Berhad (TNB)的說法,從2020年到2025年8月,非法加密貨幣挖礦已經使其損失超過11億美元。這個牛逼的數字是基於能源和水務轉型部的書面回答,該回答通過議會回復披露,引用了《南華早報》的報道。

TNB表示,有13,827人破壞或繞過了他們的電表,以爲他們的加密礦機供電,並產生了大量未授權的電力消耗。這些非法活動在沒有任何支付的情況下消耗了電力,從而給國家電網和TNB的收入帶來了壓力。

馬來西亞執法問題

盡管1990年的電力供應法案禁止盜電,但馬來西亞的立法並未提及與挖礦活動相關的盜電行爲。現有法律將加密礦工的盜竊視爲普通盜電的同等行爲,導致相對輕微的懲罰,最高可處以RM 10,000的罰款或可能的監禁,根據該部門的說法。這導致缺乏具體控制,迫使當局在應對這些非法挖礦活動的規模和復雜性方面保持步伐。

經濟和電網影響

不僅是經濟損失令人擔憂。搶劫事件已經擾亂了該國部分地區的能源供應,這給TNB的基礎設施帶來了更大的壓力。TNB已通過更積極地突襲和與警方合作作出回應。

分析師擔心這次盜竊的經濟影響可能更大:它不僅減少了TNB的利潤率,還影響了電力的監管定價的可行性。否則,大型礦場可能會消耗廉價電源,進而對能源安全和國家預算產生負面影響。

能源部對危機的回應聲稱正在加快電網監測的現代化。這涉及實施智能電表,能夠監測可疑的消費,並應用基於人工智能的分析來確定與挖礦活動相關的可疑模式的存在。

應對措施正在進行中

監管機構和立法者也在要求更嚴格的加密特定法律。一些討論的提案包括關於加密挖礦的具體規則、罰款的實施以及許可證條件的收緊。TNB所遭受的損失的披露突顯了在能源密集型市場中,加密挖礦所需的越來越多但未被充分報道的費用。馬來西亞的困境並非全球孤立現象:隨着加密貨幣價格的漲,礦工們正朝着電價低廉的司法管轄區發展,以犧牲國家公用事業爲代價。在加密行業的情況下,這可能會引發對能源密集型項目的額外監管和進入壁壘。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