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DeFi 年省 300 億美元對抗貧困!中介費暴利重新分配,窮人獲利
DeFi 教育基金(DEF)支持倡議,認為去中心化金融工具每年可以為人們節省高達 300 億美元的費用,這些錢目前都因研究人員所說的「貧困溢價」而流失。透過挑戰金融中介機構的高額費用,DeFi 技術每年可望將約 300 億美元的機構利潤重新分配到低收入家庭的口袋。
貧困溢價揭密:窮人為金融服務付出 35 倍代價
(來源:DeFi 教育基金)
DeFi 教育基金會表示,金融體系本身就是貧困問題的一部分。該組織在今年發布的新研究中強調了美國貧富家庭之間長期存在的成本差距。大約有 560 萬美國家庭仍然沒有銀行帳戶,另有 14.2% 的家庭銀行服務不足,往往被迫依賴成本高昂的金融替代方案。
兌現薪資支票可能要花費支票金額的 5%,手續費平均會消耗低收入家庭年收入的 7.1%,而富裕家庭的比例僅為 0.2%。這種 35 倍的成本差異正是「貧困溢價」的典型體現。窮人不是因為不理財而貧窮,而是因為貧窮而被迫支付更高的金融服務成本。
這些成本累積起來相當可觀。一個年收入 2 萬美元的低收入家庭,每年可能因各種金融手續費損失 1,420 美元,這相當於他們一個多月的收入。相比之下,年收入 10 萬美元的富裕家庭,金融手續費可能僅佔 200 美元,佔收入比例微不足道。
低收入家庭面臨的高額金融成本
兌現薪資支票:支票金額的 5%,無銀行帳戶者必須透過支票兌現店
匯款費用:國際匯款平均成本 6-7%,遠高於 DeFi 的不到 1%
帳單支付:每筆可能收取 2-5 美元服務費,一年累積數百美元
小額貸款:發薪日貸款年化利率可達 400%,遠超信用卡利率
銀行服務不足懲罰:透支費、最低餘額費、帳戶維護費等隱性成本
DEF 認為,透過去中心化的金融管道消除中間環節,可以大幅降低匯款、轉帳和帳單支付等基本開支。該組織提案中的一項估計表明,DeFi 基礎設施可以將全球匯款成本降低高達 80%,每年可能為全球沒有銀行帳戶的人口節省 300 億美元。
DeFi 降低成本的技術原理與實際案例
DeFi 為何能大幅降低金融服務成本?核心在於消除傳統金融的多層中介結構。傳統匯款流程可能涉及發送銀行、代理銀行、SWIFT 網絡、接收銀行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收取費用。DeFi 透過智能合約直接在區塊鏈上執行轉帳,僅需支付網絡手續費,通常不到傳統成本的 1/10。
儘管關於 DeFi 長期價值的爭論仍在繼續,但支持者指出了一些實際例子,說明數位工具如何擴大金融服務的覆蓋範圍。在奈及利亞和東非部分地區,基於加密貨幣的網路允許用戶使用或不使用智慧型手機進行交易。這種包容性設計對於缺乏智慧型手機的貧困人口至關重要。
在委內瑞拉、辛巴威和阿根廷等面臨衝突或惡性通貨膨脹的地區,數位貨幣已被用於轉移資金和保值。當本國貨幣每天貶值 10% 或更多時,穩定幣成為人們保護財富的唯一選擇。一些人道組織已經採用區塊鏈系統來更透明地分發援助物資,確保捐款直接到達受益者手中,而非被中間層級侵吞。
這項措施推出之際,正值美國民眾似乎越來越願意接受其他選擇。DEF 與益普索共同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如果新的加密貨幣隱私保護法案獲得通過,42% 的美國人可能會嘗試 DeFi 服務。許多受訪者對銀行服務延遲、意外收費以及難以提取個人資金表示不滿。在所有受訪者中,56% 的成年人表示希望完全掌控自己的資金,54% 的人表示希望掌控自己的財務數據。
DEF 華盛頓遊說戰略與政策突破
隨著 DeFi 在現實世界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DEF 加快了在華盛頓的遊說活動。除了經濟論點之外,DeFi 教育基金會也擴大了在華盛頓的政策努力。8 月,該組織成立了 DeFi 教育基金會,這是一個旨在擴大其倡導範圍並深化與立法者互動的非營利組織。
大約在同一時期,DEF 和 Andreessen Horowitz(a16z)敦促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為區塊鏈應用創建一個監管「安全港」。他們認為,中立的軟體介面不應被歸類為經紀人,並警告說,目前的解釋可能會迫使開發人員承擔意想不到的監管角色,從而阻礙創新。這個論點的核心是軟體開發與金融服務的本質區別。
DEF 也向參議院銀行委員會提交了對 2025 年《負責任金融創新法案》草案的正式回應。在該文件中,DEF 和幾家主要的加密貨幣公司,包括 Paradigm、Jump Crypto、Multicoin Capital、Solana Policy Institute 和 Uniswap Foundation,呼籲在軟體開發商和金融中介機構之間建立明確的監管分離。
DeFi 對抗貧困的限制與挑戰
不過,研究人員指出,DeFi 也面臨許多限制。高抵押率的借貸模式、波動劇烈的代幣市場、智能合約的漏洞以及金融知識普及的障礙都阻礙了 DeFi 的廣泛應用。這些挑戰對於貧困人口而言尤其嚴峻。
高抵押率是 DeFi 借貸的根本性限制。目前大多數 DeFi 借貸協議要求超額抵押,借款人必須存入價值超過借款金額的加密資產。這種模式對於已經擁有資產的人有用,但對於缺乏資本的貧困人口幾乎沒有幫助。一個連 100 美元都沒有的人,如何在 DeFi 上抵押 150 美元的資產來借款 100 美元?
如今,比特幣的大部分活動仍集中在投機交易上,而非實際經濟用途。即使 2021 年比特幣成為法定貨幣的薩爾瓦多,其每日平均使用量也低於預期。這個案例顯示,僅僅讓加密貨幣合法化並不足以推動大規模採用,還需要配套的基礎設施、教育和激勵機制。
DEF 認為,政策制定者應該保護 DeFi 中那些能夠直接降低消費者成本的面向。該組織認為,開放取用、低成本結算和用戶控制對於惠及生活在經濟邊緣的人們仍然至關重要。關鍵在於找到監管保護與創新空間的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