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Hyperliquid 爆倉王誕生!Andrew Tate 40 倍槓桿 72 萬美元化為烏有

過去一年,Andrew Tate 向 Hyperliquid 存入 727,000 美元,沒有提取任何資金,並透過一系列槓桿清算損失全部資金,最終在 11 月 18 日,他的帳戶餘額歸零。根據 Arkham 鏈上帳本,即使是 Tate 透過將交易員引入平台而獲得的 75,000 美元推薦佣金,也被重新投入倉位並清算了。

一年血本無歸,72 萬美元如何蒸發

Andrew Tate Hyperliquid交易紀錄

(來源:Hyperliquid)

這個故事提供了一個案例研究,說明高槓桿、低勝率和習慣性加倍下注如何將六位數的資金變成一場公開的鬧劇,尤其是當交易員在社交媒體上直播每一次進出時。Tate 的 Hyperliquid 活動持續了近一年,有記錄以來的第一次強制平倉發生在 2024 年 12 月 19 日。

根據 Arkham 的交易歷史回顧,當天 BTC、ETH、SOL、LINK、HYPE 和 PENGU 的多個多頭部位同時被清算。接下來十一個月的走勢已經初見端倪:對加密貨幣方向性押注的高槓桿、最低限度的風險管理,以及寧願以更高的倍數重新進入虧損交易也不願減少投資。這種模式一旦形成,就成為了資金耗盡的快速通道。

最公開的崩盤發生在 6 月 10 日,當時 Tate 發布了一條關於在 2515.90 美元附近以 25 倍槓桿做多 ETH 的消息,吹噓這筆交易的規模和信心。幾個小時後,該職位被取消,招聘資訊被刪除。第二天,Lookonchain 發布了一張儀錶板快照,將 Hyperliquid 追蹤器位址與 Tate 關聯起來,顯示有 76 筆交易,勝率為 35.53%,累計虧損約 583,000 美元。

9 月又發生了一起引人注目的損失,WLFI 的多頭部位被清算,損失約為 67,500 美元。當時的報導指出,Tate 試圖在類似的價位重新入場交易,結果再次虧損,這種情況在他帳戶存在的最後幾週反覆出現。到了 11 月,比特幣的持有量明顯減少。11 月 14 日,一筆 40 倍槓桿的比特幣多頭部位爆倉,損失約 23.5 萬美元。四天后,帳戶被完全清空。

最終的事件發生在 11 月 18 日晚上 7 點 15 分左右(美國東部時間),當時 Tate 的最後一個比特幣多頭頭寸在接近 9 萬美元的價格處被清算。Arkham 的調查報告顯示,在整個週期內,Tate 存入了 727,000 美元,沒有提取任何資金,並且花光了所有餘額,包括 75,000 美元的推薦收入。

35% 勝率配 40 倍槓桿的致命數學

Hyperliquid爆倉王

(來源:Hyperliquid)

Tate 遭遇慘敗的機制很簡單:高槓桿會放大收益和損失,而低於 40% 的勝率意味著你輸掉的交易比贏的交易多。如此低的勝率(勉強三分之一)意味著 Tate 需要贏的場次遠大於輸的場次才能基本收支平衡。但他並沒有做到。在槓桿永續合約中,40 倍槓桿部位即使只有 2.5% 的波動也足以觸發強制平倉。

Tate 的部位經常處於或超過這個閾值,這意味著即使是小幅回調也可能導致他被強制平倉。當他被迫平倉後以相同或更高的槓桿重新入場時,實際上是用更小的資金和相同的風險參數重置了同一筆交易。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動態會將資金耗盡。最終統計結果包括 BTC、ETH、SOL 和一系列其他較小代幣的部位,所有部位均以 10 倍至 40 倍的槓桿倍數進行交易。

高槓桿低勝率的致命組合

數學必然性:35% 勝率意味著每 3 筆交易中有 2 筆虧損,需要盈利交易的收益遠超虧損才能持平

槓桿放大效應:40 倍槓桿將 2.5% 的價格波動轉化為 100% 的本金損失

複利式虧損:每次清算後資金減少,重新入場時能承受的波動更小,形成死亡螺旋

7.5 萬美元的推薦獎勵讓問題更加複雜。Hyperliquid 的推薦計畫會向交易者支付其推薦用戶所產生的交易費用的一定比例。Tate 透過自身推廣或透過他的連結註冊的粉絲帶來的足夠流量,賺取了 75,000 美元。他沒有提取這筆資金或用它來降低槓桿,而是將其投入到之前已經多次被清算過的相同部位。這項決定要麼反映出一種認為下一筆交易會扭轉趨勢的信念,要麼反映出一種對槓桿在勝率較低時會如何迅速消耗資金的誤解。

公開交易變成公開鬧劇

Tate 在交易完成前就公開交易的做法,將個人交易帳戶變成了公開帳簿。大多數因槓桿而爆倉的交易員都是悄無聲息地進行的,因為他們的清算雖然會出現在交易所的匯總數據中,但與個人身份或故事無關。Tate 會發布交易記錄、標記部位,偶爾會在強制平倉後刪除證據,這種模式必然會引起媒體報告和鏈上調查。

Arkham、Lookonchain 和其他公司專門建立了追蹤器來追蹤該帳戶,因為他們知道每次清算都會產生點擊量和評論。Hyperliquid 基礎架構的透明性讓追蹤交易變得輕而易舉。與中心化交易所不同,中心化交易所的帳戶資料是私密的,而 Hyperliquid 則在鏈上進行結算,並將交易歷史記錄對任何擁有地址的人公開。

Lookonchain 將 Tate 的公眾形象與特定的 Hyperliquid 地址關聯起來後,帳簿就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每一次追加保證金、每一次重新入場和每一次最終清算都會即時記錄時間戳並存檔。這種透明度在傳統金融中是不可想像的,但在區塊鏈世界中成為常態。

Hyperliquid 平台機制與散戶警示

Tate 事件引發的更廣泛的問題是,高槓桿永續交易平台的設計目的是為了零售投資者的成功,還是為了從過於自信的交易者身上榨取資金。Hyperliquid 對某些貨幣對提供高達 50 倍的槓桿,當淨值低於維持門檻時,會自動觸發追繳保證金通知。

對於風險管理嚴謹的成熟交易者而言,這些工具能夠幫助他們制定高效率的資金策略。但對於勝率低且習慣加倍投入的交易者來說,它們卻成了致命的清倉機器。Tate 損失 727,000 美元不會改變 Hyperliquid 的收費結構或槓桿限制,但這確實提供了一個公開的案例研究,說明當槓桿、低勝率和反射性再入場發生碰撞時會發生什麼。

該平台對每筆交易、每次重新入場和每次強制平倉都收取交易費。推薦計畫支付給 Tate 7.5 萬美元,以吸引交易量,然後透過清算收回了這 7.5 萬美元。從商業角度來看,該系統完全按照設計運作。對於關注此事發展的散戶交易者來說,從中學到的教訓與其說是 Tate 的具體錯誤,不如說是槓桿交易的結構性動態。

35% 的勝率在合理的部位管理和風險管理下尚可接受。然而,如果再加上 25 倍槓桿以及頻繁以更高倍數重新入場虧損交易的習慣,則可能釀成致命的後果。鏈上結算的透明性意味著這些動態現在可以即時看到,將個別事件轉化為公共教育或公共娛樂,這取決於誰在關注。Tate 的帳戶餘額歸零,Hyperliquid 的訂單簿繼續運作,72.7 萬美元消失了,推薦收入也消失了,帳目公開了。最終留下的,是一份帶有時間戳的記錄,它記錄了當交易者拒絕退出交易時,槓桿會以多快的速度消耗掉資金。

HYPE-11.2%
BTC-2.82%
ETH-3.37%
SOL-4.04%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