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前兩天,我和一個剛接觸Web3的朋友聊天。他興致勃勃地告訴我,他同時在五條鏈上都有資產,想參與各種項目。但緊接着他就抱怨:“太麻煩了!切換網路、跨鏈轉帳、Gas費時高時低,操作一次頭暈眼花。” 看着他疲憊的樣子,我忽然意識到,我們談論多鏈未來已經很久,但用戶的真實體驗,卻還卡在這些最基礎的“路障”上。
正是這次聊天,讓我更堅定地覺得,像 @MorphLayer 和 @Cointel_io 這樣的項目,正在做的事情特別關鍵。它們的思路完全不同,但都瞄準了真實的問題。
先說說 MorphLayer,它像一條跨鏈高速路。
MorphLayer 不是普通的L2,它更像在做減法。它想讓多鏈的復雜操作變簡單。
比如用 $ 把不同鏈連起來,讓用戶不用來回切換。還有Gas費的優化,是真在幫用戶省錢。BulbaSwap 的零滑點交易,加上 Sablier 的分潤機制,讓流動性更穩,創作者收益也更可預測。
另外 Minterest 的信用系統和開放的 SDK,讓開發者可以自由組合協議,不用被限制。
我的感受是,MorphLayer 其實是想做一條能跑更多應用的“跨鏈高速路”。說白了,就是讓用戶省心,也讓開發者更敢創新。
再看 Cointel,它的切入點完全不同。它不是從技術出發,而是從信息入手。
通過 $COLS 代幣,把大家共同貢獻的知識和鏈上數據結合起來。借助 Avalanche 的結構和 AI 預測模型,幫用戶更快發現機會和風險。
知識庫是去中心化的,誰都可以參與驗證和貢獻。還有交易所和激勵設計,讓參與和數據流動直接掛鉤。
對創作者來說,它的 IP 鑄造平台是一個新機會,把內容變成可以交易的“智慧資產”。
所以 Cointel 不只是一個信息工具,更像一個知識和流動性結合的市場。
我自己的想法是,可能有人覺得 MorphLayer 和 Cointel 是兩個方向,但我覺得它們目標挺像的。一個解決“鏈怎麼互通”,一個解決“信息怎麼流動”。說到底,都是在降低門檻,把復雜的東西簡化。
所以,回到我那個朋友的困惑。我想,Web3 的下一步,或許不在於創造更多讓人眼花繚亂的新概念,而在於像鋪路和建信號塔一樣,默默地把基礎設施做好。MorphLayer 在鋪就連接每條鏈的平坦公路,而 Cointel 則在豎立指引方向的信息路牌。只有當道路暢通、信息明確時,像我朋友這樣的普通用戶,才能真正輕鬆地開啓旅程,去探索更遠的地方。這,可能才是技術真正落地的開始。
#Morph Cointel #bantr @Bantr_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