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TRUST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13,333 枚 TRUS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1月6日 – 11月16日 24:00(UTC+8)
📌 相關詳情: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990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貼文添加話題: #发帖赢代币TRUST
4️⃣ 附上任意 CandyDrop 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定(總獎池:13,333 TRUST)
🥇 一等獎(1名):3,833 TRUST / 人
🥈 二等獎(3名):1,500 TRUST / 人
🥉 三等獎(10名):500 TRUST / 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或灌水;
得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份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法幣 vs 加密貨幣:錢的遊戲規則怎麼變的?
你口袋裏的紙幣憑什麼值錢?不是因爲它本身是金子,而是政府一句話:「這玩意兒值錢」。這就是法幣(fiat money)的核心邏輯——完全靠信用撐着。
錢從哪來的?歷史有點野
11世紀,中國四川率先發行紙幣,初期還能換絲綢、黃金。但到了忽必烈時代(13世紀),蒙古帝國搞起純法幣制度,結果呢?過度印鈔+惡性通脹,直接加速了蒙古帝國衰亡。血的教訓。
歐洲學得晚,17世紀才試驗紙幣,瑞典最慘,直接放棄改用白銀本位。美國也折騰了幾百年,直到1933年才徹底打消用黃金兌換紙幣的念頭。1972年尼克松一聲令下,全球正式告別金本位,進入純法幣時代。
金本位 vs 法幣:誰更穩?
金本位的邏輯:紙幣=黃金憑證。政府手裏有多少黃金,就只能印多少錢。好處是穩定,壞處是死板——經濟危機來了,政府沒辦法快速放水救市。
法幣的邏輯:政府直接決定錢的價值。想印多少就印多少,想降息就降息。央行掌握生殺大權,靈活應對危機。但問題是——什麼都不保證它的價值。一旦信用崩盤,紙幣瞬間變廢紙。
法幣的真相:有利有弊
優勢:
風險:
法幣 vs 加密貨幣:終極對決
乍一看,兩者都"虛"——都不靠實物資產。但本質完全不同:
加密貨幣的設計思路是:用數學和密碼學替代政府信用。不怕政府亂印錢,但要賭密碼學足夠安全。
未來怎麼走?
兩個體系很難一方完全替代另一方。更可能是共存——法幣掌控日常支付和大宗交易,加密貨幣成爲對沖政治風險、跨境資金轉移的補充工具。尤其在經濟不穩定的國家,比特幣甚至成了對抗通脹的生活必需品。
核心邏輯其實是同一個:誰能讓用戶相信這錢值錢——政府用稅收和法律強制,比特幣用稀缺性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