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ypto探险家
見過一個案例,挺典型的。有個投資者三個月時間,從一萬本金虧到手裏只剩一千二。你猜怎麼虧的?全是那些老手看一眼就能識破的套路。
先說第一個坑——所謂的"獨家情報"。
這哥們加了個社群,裏面有人說某個代幣下周要翻倍。他沒多想,直接all in。一周後?暴跌60%。後來才反應過來,那些"內幕消息"根本就是項目方僱的托,專門釣散戶進場接盤。
想想也是,真正值錢的信息,誰會在幾百人的羣裏隨便撒?天上掉餡餅的事,往往是陷阱。
第二個錯誤更常見——讓情緒主導操作。
漲了就衝,跌了就跑。他買過一個主流幣,漲10%馬上加倉,結果回調5%立刻割肉止損。然後呢?那幣半個月後漲了40%。
K線圖裏藏的不是機會,是你的貪婪和恐慌。真要動手之前,不妨先在紙上寫清楚:漲了我怎麼辦?跌了我又該怎麼辦?有預案,才不會被行情牽着鼻子走。
最後一個坑叫"新幣幻覺"。
很多人覺得剛上線的幣沒有套牢盤,容易拉升。他搶着買了三個新代幣,結果兩個直接歸零,一個跌去90%。
事實是什麼?市面上90%的新代幣根本沒有實際應用場景。白皮書寫得再漂亮,也只是紙上談兵。真想碰這類項目?先查查團隊背景是否公開透明,再看看有沒有真實的落地產品。
查看原文先說第一個坑——所謂的"獨家情報"。
這哥們加了個社群,裏面有人說某個代幣下周要翻倍。他沒多想,直接all in。一周後?暴跌60%。後來才反應過來,那些"內幕消息"根本就是項目方僱的托,專門釣散戶進場接盤。
想想也是,真正值錢的信息,誰會在幾百人的羣裏隨便撒?天上掉餡餅的事,往往是陷阱。
第二個錯誤更常見——讓情緒主導操作。
漲了就衝,跌了就跑。他買過一個主流幣,漲10%馬上加倉,結果回調5%立刻割肉止損。然後呢?那幣半個月後漲了40%。
K線圖裏藏的不是機會,是你的貪婪和恐慌。真要動手之前,不妨先在紙上寫清楚:漲了我怎麼辦?跌了我又該怎麼辦?有預案,才不會被行情牽着鼻子走。
最後一個坑叫"新幣幻覺"。
很多人覺得剛上線的幣沒有套牢盤,容易拉升。他搶着買了三個新代幣,結果兩個直接歸零,一個跌去90%。
事實是什麼?市面上90%的新代幣根本沒有實際應用場景。白皮書寫得再漂亮,也只是紙上談兵。真想碰這類項目?先查查團隊背景是否公開透明,再看看有沒有真實的落地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