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夾擊定義(Define Sandwiched)是在區塊鏈交易領域中,一種指使用者交易被前後兩筆惡意交易夾擊,使其處於不利地位的特殊情況。套利者或礦工通常會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監控暫存池(Mempool)中的待處理交易,並在目標交易的前後分別插入自己的交易以獲利。夾擊攻擊利用區塊鏈交易排序機制與流動性池價格的敏感性,是常見的MEV(最大可提取價值)攻擊手法之一。這會讓使用者面臨明顯的價格滑點與資產損失風險。
夾擊攻擊的技術本質:
攻擊實施條件:
夾擊攻擊對加密貨幣生態系統帶來多重影響:
使用者體驗惡化:一般使用者在不知情下被迫承擔額外滑點,交易結果遠低於預期,進一步削弱平台信任。
市場效率扭曲:套利者長期監控並攻擊大額交易,產生「隱性稅收」,使價格發現機制受到扭曲。
生態系統應變:針對夾擊攻擊,市場出現了專門的防夾擊工具與交易保護服務,如私人交易池、路由最佳化等。
區塊空間競爭:攻擊者往往願意支付更高gas費,導致區塊空間壅塞,推升所有使用者交易成本。
MEV經濟發展:夾擊攻擊是MEV經濟核心之一,促使Flashbots等MEV減緩方案的發展。
在DEX交易時常見的夾擊風險:
財務損失:使用者因價格滑點擴大,獲得的代幣遠低於預期,特別是在小型流動性池交易時風險更高。
透明性風險:區塊鏈的公開透明成為雙刃劍,所有待處理交易都對攻擊者公開,讓使用者處於資訊劣勢。
技術不對稱:一般使用者難以部署複雜反制措施,專業套利者則擁有先進的交易機器人與演算法。
監管灰色地帶:夾擊攻擊在傳統金融中被明令禁止,但在去中心化環境卻缺乏有效監管與執法。
防禦成本:使用者需採用額外保護措施,如嚴設滑點容忍度或使用專業服務,增加交易複雜度與成本。
夾擊定義作為區塊鏈交易中的核心概念,揭示了去中心化系統固有的公平性挑戰。隨著DeFi生態系發展,消弭夾擊問題已成為提升使用者體驗與市場效率的重要技術議題。雖然已出現多種減緩方案,但要徹底解決仍仰賴區塊鏈底層與市場結構的進一步創新。理解夾擊攻擊機制對所有參與DeFi的用戶來說至關重要,有助於作出更明智的交易決策並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
分享


